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为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关于“规范网络销售、北京不合直播带货领域‘全网最低价’等不合理经营行为,发布倡导实价优质,规范依法严厉打击售卖假冒伪劣产品行为”有关要求,网络为项4月17日,销售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全市重点平台企业工作指导会,直播并发布关于规范网络销售、领域理经直播带货领域不合理经营行为若干措施,营行进一步织密网络销售防护网,措施营造安全放心的北京不合网络消费生态。
据了解,发布这些措施包括督促企业落实合规管理主体责任、规范严查5种违法行为、网络为项创新4类监管服务方式等10项措施。销售一是直播针对不合规经营行为,开展常态化约谈指导和合规指引宣贯,督促平台企业健全合规管理组织,明确合规管理责任,完善合规管理运行机制。二是严查虚假宣传、价格违法、大数据杀熟和强制搭售、售卖假冒伪劣产品以及食品安全违法等5种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创新开展全面实施非现场监管,向平台企业开放信用监管数据试点,加强常态化指导服务,加大典型案例警示曝光等4类监管服务方式,持续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这10项措施分别是:
一是督促落实合规主体责任。针对不合规经营行为,开展常态化约谈指导和合规指引宣贯,督促平台企业健全合规管理组织,明确合规管理责任,完善合规管理运行机制。
二是严查虚假宣传行为。强化网络销售、直播带货领域虚假宣传、虚假广告、“货不对板”等行为治理,严厉打击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夸大宣传等违法行为。
三是严查价格违法行为。督促指导网络销售、直播带货领域落实明码标价规定,做好价格公示,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防范不正当价格行为;依法查处不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
四是严查大数据杀熟和强制搭售行为。治理网络销售、直播带货领域通过算法进行大数据“杀熟”等违法违规行为,禁止平台经营者借助技术手段,强制或诱导平台内经营者、消费者对相关平台规则表示同意,禁止默认勾选、捆绑销售等变相强制消费者交易的违规手段,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是严查售卖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大力倡导实价优质,重点针对网络销售、直播带货领域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虚假标注等假冒伪劣突出问题,加大打击治理力度。
六是严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督促平台企业按规定设置专门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或指定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严格审查食品生产经营者入网销售主体资质,规范主体信息、食品信息刊载公示,依法对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展示、药物残留检测等进行检查把关;主播及其服务机构规范开展营销活动,依法对其推荐的食品进行查验。加强入网销售行为过程管控,及时发现违规行为并作出相应处置。加强网络销售食品安全问题信息监测通报和处置,强化行刑衔接,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七是加强非现场监管。严格落实网络交易信息监测工作规范、取证云平台电子数据取证工作规范,全面实施非现场监管,实现科学监测预警、规范取证固证、及时核实反馈、全程闭环管理。
八是加强信用监管。加快推进向平台企业开放信用监管数据试点工作,指导平台企业用好、用活信用监管数据,完善经营主体信用档案,持续拓展信用修复提醒等应用场景。
九是加强助企服务。加强对平台企业的常态化指导服务,加快建设驻企合规发展服务站,实现重点平台企业全覆盖,助力企业构建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
十是加强警示曝光。加大典型案例警示曝光力度,形成震慑力,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网络消费提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据悉,近期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在京东、美团、小米、多点等重点平台企业挂牌助企合规发展服务站,对平台企业开展逐一指导帮扶,推动10项措施全面落地,助力平台企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赵英男中国消费者报深圳讯记者黄劼)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高质量发展需求,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民生实事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广泛征求对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连日来,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管局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和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没有参保怎么就开始扣保费了?近日,有多名消费者向《中国消费者报》反映,自己或家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一个名为“悟空保”的商家莫名扣费。调查发现,在网络投诉平台, ...
“没想到家里闲置的宅基地,因为村里招商引资租给企业,我们还能拿到租金。现在土地入市,企业给我一亩至少4万元的补偿款,50年租期满了,宅基地的使用权依然归还我们”。东至县香隅镇香山村村民王茂平高兴地告诉 ...
中国消费者报天津讯记者万晓东)为进一步保护消费者信息安全、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近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结合目前个人信息安全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多发情况,针对房产租售、装饰装修、教育培训、摄影服务、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孙婉婉 记者薛庆元)3月5日,记者从江苏省南京市消费者协会汽车维权专委会获悉,2020年南京市各级消协组织共受理汽车类消费投诉4240件,涉及整车品牌80个,其中乘用车新车消费投诉3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租户将房租付给中介公司业务员,随后中介公司以业务员携款“潜逃”为理由,要求租户搬出,这是否违法?近期,北京一中院审结该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判决中介公司返还费用并 ...